首页 > 技术文章 > 冬季预防疾病

冬季预防疾病

2010-05-31 [1862]

中医学认为,立冬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主张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阴阳相对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认为冬季天地万物处于闭藏状态,人们应早睡晚起,避寒保暖,但不能过度温暖而使皮肤出汗,以保阳气。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季气候寒凉,zui易使人引起寒症,如室温过低、衣着过薄或贫血者、营养失调者、体内激素失调者,在寒冷时会出现腰痛、失眠、关节痛、夜尿等症。冬天里北风呼啸,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寒潮更使人精神紧张,出现冬季抑郁症,使人全身乏力,郁郁寡欢,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发作、肺气肿、风湿症、慢性肝炎等病。而冬天人的手、足、耳等处zui易受冻生疮,严重者可造成溃烂成疮等。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人的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的发作。一年之中,冬季也是人死亡率zui高的季节。

  因此,冬季养生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作或是加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早睡晚起。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动植物多以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特点而适当地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传统养生学提出人们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健康有益。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严寒刺激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2)保温防寒。冬天加衣保温防寒,应随气温下降而逐步加衣,这样可让肌肤机能得到锻炼,能够逐步适应冬天寒冷,能够提高抗寒能力。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zui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zui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冬季室内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多,既要防止室内温度过高,又要防止室温过低,而且不要忘记定时开窗换气。睡觉不可蒙头而卧,以免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夜间不要憋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3)适当进补。冬天饮食调摄尤为重要。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冬日宜常进各类温性热粥,既能祛寒,又可给养,还能疗疾。明代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

4)养肾御寒。祖国医学认为肾主纳气肾主骨,冬天应养肾御寒,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天宜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肝胆相照,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以保肾阳。